铅笔道荐语:
2月3日,上班族迎来了第一个工作日,由于疫情的影响,大多数公司采取了暂时的远程办公形式。
在这波浪潮的推动下,2020年会成为国内远程办公元年吗?
来源 | 连线Insight
作者 | 向阳
编辑 | 水笙
一次属于远程办公软件的绝好机遇到来了。
2月3日,上班族迎来了第一个工作日,由于疫情的影响,大多数公司采取了暂时的远程办公形式。
在国务院办公厅宣布春节假期延长当天,字节跳动旗下办公套件飞书宣布向所有用户免费提供远程办公及视频会议服务,钉钉向1000万企业免费开放在家办公系统,腾讯打包免费开放了7款“远程办公工具包”。
在国内,远程办公一直饱受诟病,沟通效率低、难以监督和管理员工是企业们主要担心的两点。
疫情让不少企业直接进入远程办公模式,企业根据现有远程协作工具,制定出一套适用于远程办公的管理方式,希望能帮助员工实现高效的居家办公。
但远程办公的普及还需要一定条件。互联网分析师葛甲提到,现代公司的办公体系很复杂,包含了很多物理空间的连接,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还有一些主观性的活动,都是需要场景的,目前的远程办公软件不一定能满足。
另外,和客户洽谈,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运营维护,线下门店维护等工作都是没办法靠远程协作实现。同时,企业也需要有一套机制保证员工在家的工作效率、能够产出工作成果。
在这波浪潮的推动下,2020年会成为国内远程办公元年吗?
疫情下,远程办公成刚需
身处武汉的张阳,就职于一家传统企业,已经习惯于传统的办公室工作模式。令她惊讶的是,向来保守的公司,早早地通知了2月3日员工在家里进行远程办公。
早上9点准备上线打卡,10点开始全员大会,11点参加小组会议,有部分同事没有带电脑回家,还有人受困在旅游地,在下午6点下班之前,张阳需要收集所有人的“作业”然后上交。
在国务院办公厅将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后,各省市按照当地情况发布了不同的复工时间,在疫情严重的湖北省,企业复工不能早于2月13日。
但企业却等不了这么久。疫情暂停不了市场竞争,在特殊时期企业就算不能加速快跑,也要尽可能地徒步上路。
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等远程办公软件反应速度极快,在疫情爆发后,迅速升级原有功能、免费开放部分功能,以此吸引企业的入驻和使用。
视频会议是远程办公的核心功能,大多数软件都将视频会议开放到了100方。
1月25日,华为云WeLink面向个人和小于1000用户的单位开放100方实时在线会议;1月29日,钉钉宣布免费开放百人视频会议功能。
腾讯会议和企业微信则将会议系统能力进行了提升。
在1月24日,腾讯会议面向全国用户免费开放100人不限时长会议服务,因为需求的增多,随后紧急扩容,宣布面向全国用户免费升级开放300人会议协同能力,直至疫情结束。
为了满足疫情期间的企业需求,企业微信紧急发布了3.0.4版本,将视频会议人数提升到了300人。
国内在线办公软件每到开工节就免费开放资源的套路,也在这一特殊时期延续,帮助企业打赢这场战役。1月25日,华为云旗下的WeLink宣布免费后,华为云BU总裁郑业来次日发送了一条微博,表示“昨天一天就新增了5000家企业/单位用户。”
不过,激增的需求,让这些办公软件有些超负荷。昨日,不少办公族吐槽,一些在线办公软件出现无法正常发送信息、视频会议卡顿、无法进入等问题。
一位云计算领域的业内人士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应该是这些产品对并发量的预估过低 ,一般来说,产品都需要预估并发用量,然后再做资源调配。显然,这些产品没有想到今天早上的使用用户会这么多。
钉钉数据曾提到,在开工节第一天,全国有近2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企业微信的活跃用户在2020年刚刚突破6000万,钉钉已经以7000万以上的活跃用户数排名行业第一。
2020年春节过后,一场关于几亿上班族远程办公的革命,一场属于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等企业的机遇正在到来,这也许也是这个领域玩家们一举定胜负的关键时期。
居家办公,保证高效是难题
企业选择让员工在家办公,在保障协同和效率、实施员工管理方案等方面,花样百出。这些应对方法最终效果如何、反响如何,却很难评判和预估。
远程办公是上班族的梦想,它被视为一种弹性的工作方式:
时间弹性,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习惯安排工作时间;
地点弹性,不受限于办公城市和办公场所;
方式弹性,沟通有线上工具,开会有视频会议工具,工作审批也可以在移动端进行。
从企业角度也可以节省办公场地等开支,利用节省下来的员工通勤时间、实现更大的企业效益。
但远程办公带来的挑战也非常明显。
对于企业的管理能力、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而言都是一场考验。
明道云创始人任向晖曾在《远程工作的约定》中提到,企业远程办公要解决三件事:明确要干什么、约定协作方式和每个人的自我管理。
他从工作时间、响应要求、任务分派模式、汇报模式、检查监督方式、特情处理方式、通讯机制这7个层面,制定了一份远程移动办公的约定文本示范,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步骤的实施对远程办公的员工进行监督。
相比集体办公,远程办公缺失了互相监督的环节。之前,飞书发布了视频始终在线功能,可以一直不关闭摄像头,让管理者始终看到在家工作的员工一举一动。
近日有美团、返利网等企业员工在脉脉上爆料,企业要求员工全天开摄像头。
有返利网员工提到,公司要求员工开启电脑钉钉视频会议,全程连接不中断,连续30分钟或者累计2小时未开启视频或不在岗位,则视为缺勤。
该员工也爆出了公司制定的其它远程办公管理规定,其中严格制定了早9点到晚6点的工作时间,包括中午1小时的午休时间。要求钉钉和微信快速回应工作要求。
这引起了不小争议,有人评论:“这么不信任自己的员工?”
其实钉钉的产品设计也体现监督管理的需求。比如钉钉的已读功能,可以监督员工是否及时接收信息。比如“钉一下”功能,可以给所有成员打电话进行通知。适用于对一些重要事件进行紧急通知,保证信息传达的有效性。
尽管很多企业严格制定了远程办公规则,但他们对钉钉、企业微信等应用停留在非常基础的层面,尤其在沟通IM、文档协作、任务管理等协同软件的应用上,少有研究,员工对协作也缺乏意识。
市场提供了非常多样的团队协作工具,方便企业在协作中更好的达成目标。IM是以实时沟通为导向的,还有以完成目标和任何为导向的工具,比如被阿里收购的Teambition,主打的便是以公共看板视图的形式,让所有工作伙伴对项目进度一目了然。
阿里收购Teambition后,钉钉也经历了进化。钉钉项目群可以创建和分配工作任务,可以创建更多任务清单并分别显示项目进度,项目进度会实时更新。
在众多解决方案之外,员工的自我管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张阳告诉连线Insight,昨天早上的开会时间,公司没有使用视频和电话会议,而是部门负责人在群里一条条更新语音。因为会议时间太长,她直接干起了其它事情。
因为工作量并不重,她昨天一天只工作了3个小时不到,今天早上因为没有很紧急的工作安排,就睡到了早上11点。
很多远程办公的员工容易没有时间规划地工作,这让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变得更具挑战性。这一点对员工的自控和自我管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远程办公走向主流还很远
疫情确实对远程办公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这股热潮可以延续多久?很多人并不乐观。
“人们没有选择,才能选择网上办公。”葛甲提到,这次疫情的推动并不会让远程办公成为主流。
“到现场办公,要么你选择走人。” IBM公司首席营销官Michelle Peluso曾在一个企业内部视频中向整个营销事业群宣布。这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远程办公的企业,在2017年突然宣布让营销部到办公地点进行“肩并肩”的工作。
更早之前,2013年雅虎时任CEO Marissa Mayer宣布放弃远程办公,进行改革。Mayer曾提到,有同事向她抱怨,在埋头工作于一些关键产品时,部分同事的缺席给他们造成了困扰。
她也认为,偶发的会议、乃至基于某单个事项的合作无法催生真正意义上的灵感和创新。员工需要更广泛的交流和对话,促进多元视角思想的迸发。
在经历了多年的远程办公后,这些国外企业开始反思远程办公模式的弊端并进行调整。
在国内,远程办公也有不少饱受诟病的缺点。主要集中在:沟通效率和沟通成本问题随之产生;分散式办公对团队协作造成的冲击;员工自我管理和企业监督之间难以平衡;员工游离于企业之外,不利于塑造企业文化。
但在决定用不用之前,要先满足有没有的问题。葛甲认为,远程办公尚未普及,因为缺失了一些条件。
钉钉、企业微信等企业的发展模式,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最终起作用的是附着在平台上的一个个第三方应用。平台需要吸引更多第三方供应商提供应用,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葛甲提到,我国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传统公司,非互联网公司,信息化程度不高,对远程办公的意愿和需求不高。再加上很多远程办公软件都是免费提供,导致第三方供应商没有太大动力去研发,总体产品质量也不高。
在开工第一天,钉钉和企业微信对崩溃问题都进行了回应。钉钉在官方微博回应称,“海量企业和组织的早会全面开展,瞬间同时发起海量各类会议直播,网络暂时出现限流。”企业微信的回应也差不多,表示“数千万用户同时使用【会议】功能,网络出现拥堵。”
晚些时候,声网Agora产品经理朱超华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虽然今早很多视频会议系统被吐槽效果不佳,但是厂商们也付出了很高的成本。这个成本主要是两方面,第一个是带宽成本的压力,第二个是面对突增的海量用户的系统运维能力的压力。”
他认为,这些视频软件服务提供免费服务,主要是培育用户的过程,未来肯定还是希望收费的。
据GlobalWorkplaceAnalytics的调查数据显示,2012-2017年,我国远程办公平台市场规模呈现较大的增长,2017年远程办公规模达到60亿元,同比增长68.07%。2012-2017年市场年均复合增速达到95.52%。
远程办公市场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但目前依然停留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阶段。
疫情的持续,对远程办公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它也许正在改变成千上万个企业和员工的办公模式。但不可忽视的是,受限于当下国内远程办公的发展阶段,这并不是一场革命性的改变。
2023-04-18 铅笔道发布了 《又一波社区经济兴起:席卷100多个社区 订单总数超100万个》的文章
2023-04-07 铅笔道发布了 《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北京跑出“第一棒”》的文章
2023-03-20 铅笔道发布了 《制造强国征途,智能检测装备这个“扶车人”已开始率先发力》的文章
2022-11-11 铅笔道发布了 《长期主义“陪跑”式服务,声网如何构筑千亿实时互动生态》的文章
2022-11-10 铅笔道发布了 《首飞前夕,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重磅亮相珠海航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