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年探索(江苏)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Pre-A轮数千万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金雨茂物和元航资本联合领投,老股东顺融资本追加投资,华仓资本、泓润资本、苏州天使母基金、真成投资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型火箭结构产品研发、自有产能建设和团队建设。
光年探索(江苏)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基于工业化的材料、工艺和设备研发制造高端结构产品,面向商业航天市场提供更轻、更强、更经济的火箭贮箱、整流罩等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
公司先后成功研发了不锈钢胀形贮箱、木蒙皮整流罩、波纹板筒锥段等系列火箭结构产品,覆盖了火箭干重的60%,各项性能均优于传统产品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周期,可以有效提升商业火箭运载能力和商业竞争力。
公司的不锈钢胀形贮箱系列产品采用全球独创的“固溶焊接后胀形强化”技术,实现了母材、焊缝的同步强化,解决了不锈钢火箭贮箱焊接困难、强度低这一世界性难题,实现了与铝合金贮箱相当的强度和轻量化指标,奠定了不锈钢贮箱全面替代铝合金贮箱的技术基础。
木蒙皮整流罩系列产品创新性的将木质材料应用于整流罩的制造,采用低密度木质胶合板压制成三维冯卡门曲面蒙皮结构,刚度高、耐高温、降噪音且不易失稳,与内部金属骨架结构相结合,可以实现与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相当的强度和轻量化指标。
波纹板筒锥段系列产品创新采用基于波纹板的火箭筒锥结构方案,不仅有效消除蒙皮失稳问题,在实现结构高强度、轻量化的同时,更是兼具工艺简单、可靠性高的优势。
光年探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专业的火箭结构设计、制造和试验团队,其中包括2位博士、6位硕士和4位高级工程师,核心成员拥有近20年的行业经验。此外,公司拥有面积上万平米的火箭结构产品制造工厂,可满足最大直径5米贮箱及最大直径5.2米整流罩的生产需求,具备年产40件贮箱和10件整流罩的生产能力。公司具备各种尺寸规格的火箭贮箱、整流罩、箱间段、级间段及尾段结构的设计、制造与试验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且便捷的一站式火箭结构解决方案。
光年探索以发展先进结构技术为使命,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秉持自主正向创新的理念,坚持在商业航天中发扬中国优势,借助本轮融资提供的强势动力,不断发展商业航天新质生产力,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先进结构产品供应商,为我国高端产业发展和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投资人点评:
1.金雨茂物
金雨茂物的投资团队表示,光年探索团队多年来深耕航天领域,在火箭结构设计、强度分析以及材料性能理解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在贮箱技术革新上,光年探索打破常规,独家研制出不锈钢胀形贮箱。相比传统铝合金和复合材料贮箱,该贮箱在成本控制层面降低了大量开支,制造周期大幅缩短,且拥有卓越的可重复使用性,极大契合商业航天降本增效的诉求,有望为国内商业航天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金雨茂物一直专注于布局新兴科技发展方向,团队坚信光年探索的产品极具潜力,在此衷心预祝光年探索的产品能顺利搭载火箭发射成功,双方以此次合作为新起点,深度挖掘商业航天领域的无限可能,携手奔赴探索浩瀚星河的伟大征程。
2. 元航资本
元航资本合伙人王新河表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商业航天目前正处于从继承到创新的重大转折期。在发展中的商业航天创业企业里,一批具有创新属性的装备和应用不断涌现,这种现象在新兴的航天装备研制企业中尤为显著,这是商业航天迈向更高水平阶段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以星网和垣信为代表的星座需求不断拉动,各商业运载火箭纷纷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研制直径φ4m以上的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成为行业潮流,这将逐步弥补我国航天发射运力不足的短板。随着运载火箭上游关键部组件材料工艺的技术突破,在中大型火箭,特别是直径超过φ3.35m的运载火箭的贮箱和箭体结构中采用不锈钢方案,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认为,光年探索作为一家专注于不锈钢大型贮箱和箭体结构研发的企业,在制造技术、产品减重等方面有着诸多创新,在产品成本控制和制造周期缩短方面优势明显,已初步具备快速将技术成果工程化落地的能力,并获得了多个头部企业的订单。公司团队专业素养高、经验丰富,技术创新能力强劲。目前,公司的技术方案及产品均已交付客户进行相关测试及验证。
本次投资秉承了元航资本“主机牵引,供应链卡位”的投资逻辑,践行在商业航天2.0时代的布局规划,进一步体现了元航资本对商业航天创业企业的评价标准,即评估企业在技术上有无创新突破,产品工程化是否成熟,以及是否具备快速形成商业服务能力这三项评价标准。
3. 顺融资本
顺融资本合伙人齐冬亮表示,光年探索凭借前瞻性的科研布局,创新性地研发出不锈钢胀形贮箱技术,推动商业航天行业实现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重塑了行业成本结构,更获得主流客户的高度认可,在航天市场中赢得了广泛赞誉。展望2025年,光年探索即将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展,推出更为先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进一步改写行业格局。
顺融资本始终秉持发掘创新价值的投资理念,持续关注并看好光年探索这样具备原创性技术创新的企业。光年探索通过技术革新,为高端结构件领域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打破传统束缚,为行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带来更多发展的可能性,相信在未来,光年探索也将继续在航天领域开拓创新,创造更多辉煌。
4. 华仓资本
华仓资本合伙人蔡静娴表示,在商业航天加速崛起的大背景下,众多低轨卫星星座项目正蓄势待发,降低火箭发射成本变得迫在眉睫。贮箱作为储存推进剂的容器,同时也是关键的承力部件,降低贮箱成本无疑是实现火箭降本最直接、最可行的办法。
光年探索团队凭借多年在火箭结构设计领域积累的经验,以及强大的仿真分析能力,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以往,火箭贮箱多采用铝合金材料,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制造周期长。光年探索团队另辟蹊径,创新性地采用胀形工艺。通过冷作硬化技术,大幅提升不锈钢的屈服强度,成功打造出高强度薄壁结构,让低成本不锈钢贮箱方案从设想变为现实。
我们期待光年探索能够开辟出一条契合中国工业化优势的道路,生产出低成本的运载火箭结构产品,切实降低运载火箭的成本,为我国商业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5. 泓润资本
泓润资本的投资团队表示,商业航天属于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受社会经济热点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尽管商业航天面临高技术壁垒、高人才门槛、研发周期漫长以及高可靠标准的严苛要求,但与此同时,它能够借助技术衍生创造高额经济效益,产业协同效应突出,核心细分部组件的价值,也在逐步凸显的新业态中愈发显著。
随着商业航天2.0时代的到来,巨型星座的批量建设有序推进,卫星应用也日趋成熟,航天核心部组件成为泓润资本重点关注的领域。光年探索作为商业火箭2.0时代核心部组件领域的杰出代表,在技术创新、成本管控、行业经验积累和团队建设等多个维度,均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与商业航天的未来发展趋势高度契合。泓润资本十分看好光年探索的成长潜力,期待其在商业航天领域创造更为优异的成绩。
泓润资本是一家以股权投资为核心业务的全国资投资机构,目前管理的各类资产规模接近50亿元。公司重点聚焦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硬科技领域,已投资包括光年探索在内的多家细分行业头部企业,致力于助推国家重点战略新兴产业中的优秀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6. 苏州天使母基金
苏州天使母基金的投资团队表示,对光年探索凭借创新材料和工艺,革新商业航天结构技术,并发挥战略引领作用,予以高度认可。
光年探索不走传统老路,借助工业化制造,成功实现火箭核心结构的轻量化,大幅提升产品性能。不仅显著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展现出极具颠覆性的产品竞争力,其团队成员还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将航天技术积累与产业转化能力相结合,依托苏州本地的高端制造产业生态,构建起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形成规模化交付优势。此外,光年探索前瞻性地布局可复用火箭耐耗结构领域,这一举措将对全球商业航天供应链的升级,产生深远推动作用。
我们期待光年探索能够持续释放创新活力,助力我国航天强国战略的落地实施,为商业航天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能。
7. 真成投资
真成投资创始合伙人李剑威表示,光年探索在商业航天结构领域历经多年深耕,积累深厚。其自主研发的不锈钢胀形贮箱技术以及木蒙皮整流罩,在材料与工艺层面均实现了重大创新。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展现出卓越性能,更将制造成本降低了50%以上,精准契合商业航天降本增效的核心需求。光年探索凭借资深团队,构建起了涵盖设计、制造、验证的全链条业务能力,旗下生产基地也已具备规模化交付实力。期待光年探索能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和产能扩张,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的结构化解决方案,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注入更多强劲动力。
8. 雨逸投资
雨逸投资合伙人孙逸洲表示,光年探索团队目前已推出一系列航天结构件新型产品,并制定了降本提效方案,为后续中国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增添助力。改革开放至今已历经50年,中国民用工业供应链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已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体系。王博所带领的光年探索团队,凭借在航天结构件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诸多创新性设想,再结合中国工业供应链体系的优势,势必能打造出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与方案。我们期待中国航天能取得更辉煌的发展成就,也期待光年探索在这一机遇下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