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青年力量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 智慧农业技术转化与产业创新交流活动在京举办

2168
2025-08-04 18:56 抢发第一评

7月31日,“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智慧农业技术转化与产业创新交流活动”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办,创兴动力承办,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华顺德(北京)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运河惠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活动汇聚了涉农院校、科研院所及涉农企业的百余位相关负责人与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聚焦智慧农业技术转化、青年人才赋能与区域产业协同, 搭建“企创融通”资源对接平台,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图片1.jpg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苑严伟在致辞中表示,智慧农业已成为全球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方向,更是大国农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当前,我国在农业无人机操控、北斗自动导航等领域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智慧农业正从“量变”迈向“质变”的加速期。亟需青年科技力量在开放协同的环境中,持续攻坚制约农业全链条智能化发展中的的基础数据体系薄弱、算法模型精度不足、自主决策能力不强等瓶颈问题,并呼吁加强区域间技术协作与资源共享。

图片2 拷贝.jpg

活动期间,四位行业专家分别从技术路径、装备创新、数字赋能、育种突破四个维度作主题分享,为与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和企业代表提供了前沿洞见与可借鉴的产业化、区域化实践案例。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提出农业将经历“1.0传统农业—2.0机械化—3.0智慧化—4.0全智能化”的演进路径,强调需以系统思维推进技术集成与场景落地,实现设施化、装备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五化协同”。

图片3 拷贝.jpg

中国农机院机电所副所长朱立成分享了我国农业机器人从“追跑”到部分“领跑”的跨越式进展及适配复杂农田场景的实践案例。他建议,需依托区域产业集群优势,加强跨区域供应链协同与标准体系构建, 降低应用成本,使智能装备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

图片4 拷贝.jpg

中国电信集团农业农村事业部行业与项目拓展部总经理苌浩分享了5G、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能农田管理与品牌聚焦5G与区块链技术在农田管理与品牌溯源中的实践,他以“县域”为区域联动核心节点, 倡导“县域规划+场景落地”模式,为农业生产降本增效提供数字支撑。该模式为青年科技人才下沉服务、精准对接区域需求提供了清晰路径。

图片5 拷贝.jpg

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副主任赵艳杰介绍了快速育种技术的突破成果。通过智能温室与分子育种技术融合,小麦生育期已从220天缩短至65天,玉米缩短至75天,显著提升育种效率,为种业“中国芯”加速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6 拷贝.jpg

圆桌对话环节,来自“产学研用”领域的五位嘉宾围绕“青年力量驱动智慧农业技术下沉“最后一公里”展开深度交流深度剖析了青年力量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中的关键作用与可行策略,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实现成果高效转化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资源链接思路。

分子树科技陈从喜强调科技成果转化需聚焦农村真实需求,通过场景化应用和价值创造实现技术落地;众创精研杨建军提出“借鉴成熟供应链”“设计定位精准化”等策略,助力农业机械降本增效;中国农机院吴尘萱以“萝卜收获机材料优化”“丘陵山地农机改良”等具体案例,展示了青年科研人员通过田间试验、数字孪生设计、新材料应用等手段降低技术门槛、提升实用性的创新路径;凯派尔科技刘景玉则提醒青年创业者重视知识产权布局,构建“技术代差+体系化保护”的竞争壁垒。双创街科技发展刘庆顺表示,智慧农业需强化政策、技术、人才、资本四轮驱动,尤其要发挥青年“科技扁担”作用,一头挑起实验室的创新突破,一头挑起田间地头的生产需求。让论文写在大地上,让青年的 “智”真正转化为农户的“金。

图片7 拷贝.jpg

本次活动为推动智慧农业技术转化与产业创新,促进农业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搭建了专家与青年科技工作者交流协作的平台。通过凝聚行业共识、激发青年创新活力,有效赋能了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及其所在企业,为探索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注入新动能。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2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