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以链接的力量,让中国的创业者行得更远|微链联合创始人 柳荣军

5097
孟杨访谈录 2016-06-24 14:38 抢发第一评

文 | 孟杨访谈录 / The Mengyang Interview

采访/编辑 | 青蓝



< 第112期 >




他会写代码也会写文章,会做管理也会做主持,他是码农,投资人,自媒体玩家,更以创业者的身份为我们所知晓。本期嘉宾柳荣军,浙大系创业者,微链联合创始人,深刻单纯,亲切自信,江湖人称“柳兄”,“兄”比朋友更为亲近,情商很高。



创业江湖瞬息万变,柳荣军可以根据需要转化角色,是优质团队不可或缺的梦想合伙人。


微链联合创始人 柳荣军



跨界整合,是认知,更是能力


01年,柳荣军就读浙大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台积电做设备工程师,穿上全套的防尘服,进入Fab维护一台台价值千万的半导体精密机台。整个人生被束缚在几台机器上怎么行?没有迟疑,柳荣军很快辞职,从上海回到了杭州。



回杭州后柳荣军加入了浙江中控,参与了国内第一个现场总线国际标准EPA的产品化工作。项目组人不多,工作很综合,除了编程之外,还需要了解客户需求,外壳和接插件选型,购买元器件加工硬件,工程实施和维护,倾听客户反馈。对柳荣军来说,项目的综合性要求是挑战,更是乐趣,不仅夯实了研发技能,更积累了诸多方面的经验,跨界整合的特质初步呈现。



08年底,柳荣军加入华为,在更大的平台上寻求发展。在无线产品线从事基站软件平台的研发,他很快升为主管、带领几十人的团队。带团队可以快速挖掘一个人的情商潜能,柳荣军开始具备领导力。在主管岗位上做管理时难免有所困惑,加上华为不再招本科生让他觉得有必要提升学历,于是一边工作一边准备MBA考试。



11年,拿到浙大MBA录取通知书的柳荣军,被MBA出国交流项目GEP(Global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全球创业管理项目)吸引,选择离开华为,脱产读书,开始了法、中、美三地的商学院游学之旅。跟来自19个国家不同行业的同学交流,柳荣军的视野瞬间开阔。他的人生开始从技术领域转向商业领域,跨界整合的能力逐步累积。



12年8月,柳荣军带着N多点子回杭州准备创业。但现实告诉他,创业光有点子是远远不够的。柳荣军转身进入投资行业,微链的三个创始人蔡华、柳荣军、周侃奇正式会师,他们一起做投资,玩自媒体,创办微链。柳荣军跨界整合的能力得以施展。


微链三位创始人,从左到右为周侃奇、蔡华、柳荣军



作为创始人,哪里需要哪里上


第一次见柳荣军是15年11月的一个雨天,一次杭州的创业活动上。他声音清亮,笑容爽朗,当时被他的个人魅力所打动,其时对微链还知之甚少。



微链,是为创业者链接一切的综合平台。



创业者到底需要什么?做自媒体的时候,柳荣军等三人就在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后来他们对这个问题做了抽象,很多创业者的需求比如融资、媒体报道、招聘等等,归根到底是找人的需求。微链所做的就是帮助创业者链接到想要找的人,这是微链“链”字的含义。



微链为创业者及创业的生态人群形成链接,通过链接叠加服务。目前,微链用户已经达到40万,16年的目标是100万。



采访前的一个礼拜,微链刚刚做好组织机构调整。柳荣军开始专注于APP的运营,发展用户成为柳荣军目前工作的重点,也是微链16年的重心之一。



现在,创业者每天在微链上的BP(Business Plan,商业计划书)投递有3000多次,融资服务是刚需。上个月微链推出深度优选模块,帮助优质创业者快速精准地找融资,市场反应非常正面。微链目前有1300位认证投资人,已具备较好地服务创业者融资的能力。



链数据是微链互联网属性的媒体呈现,通过微链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呈现一个城市的创业生态,具有重要的总结和指导意义,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很关注这样的数据。注册用户越多,沉淀在微链上的行为和数据越多,就能从更细的角度去分析和挖掘数据的价值。微链最新的版本就有每日的融资事件。






眼界决定境界,实现境界需要一种迈进的姿势


先做投资是创业的一种正确打开方式,秘密就是投资提高了创业者的眼界。当你视野开阔的时候,遇到的坑就不再是坑。创业就像征服一座未知的大山,既要登高远望,又要脚踏实地。



微链要做的是一个大平台,在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都会遇到竞争对手。在外界来看,15年微链主打活动,竞争对手是活动平台;16年微链主打投融资,竞争对手是投融资的产品。其实当视野够高,站在上面看的时候,他们便不再是竞争对手。



微链有一只非常能打的团队,在活动领域已经攻下了国内的主要创业城市,杭州的占有率达到97%,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达到80%;微链的品牌活动“链大会”有调性,有内容,影响力越来越大。16年微链部门重组,精兵简政,主攻投融资。每天12小时的工作强度是微链团队的家常便饭:开会讨论、协同落实、分析数据结果,该调整的马上调整,该放弃的马上放弃……外界的变化如此迅速而不可预知,只有真正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团队才能存活下来。



采访中,柳荣军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我们”。


微链团队


两个多小时的访谈,像在阳光下采摘果实,心情愉悦,收获满满。他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解释什么是嵌入式工程师、EPA现场总线国际标准、无线产品线……即使我之前一点不懂也能很快明白。他告诉我什么是好的投资人,什么是一般的投资人;哪些行业最有前景;并且给《孟杨访谈录》提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诗人北岛说,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

行走的范围是指我们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做过的事,还有心灵的成长,构建一个精彩的世界需要敢于尝试新的事物,然后拼劲全力,人生如此,创业如此。



最后,让我带你感受下这个真实快乐的创业者风趣的一面:



Q:采访蔡博的时候,他说要多写团队~

A:蔡博的个人经历比较单纯。



Q:快速学习的能力怎么养成的?

A:大学时泡论坛,工作后看知乎。



Q:文章怎么写那么好,还出书了?

A:我所有的文学修养都来自玄幻小说。



Q:为什么华为不太在网站上招人?

A:没有跳槽心思的良家少年最值得勾搭。



Q:说说你创业中感觉最好的时刻?

A:当链大会结束时,很多人会围上来说:“哎,柳总,我是微链的用户。”




本期编号 |  TIC02160620

出稿时间 |  2016年6月

推荐指数 | ★★★★☆未评级



- 完 -



 原创声明

本文为《孟杨访谈录》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保证文字作品的完整性,并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

如需合作,请加微信号mengyang1498


注:本稿为官方完整版,版权归“TIC五道口杭州工作室”所有。版权所有人保留本稿所有版权,包括文字、图表、声音资料。


扫一扫,订阅《孟杨访谈录》所有原创文章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

声明:本文由孟杨访谈录企业号发布,依据企业号用户协议,该企业号为文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创头条作为品牌传播平台,只为传播效果负责,在文章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继续承担甄别文章内容和观点的义务。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