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也是创业的一部分。在没有遭遇过重创以之前,很少有创业者就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很多非常成功的创业者在实现梦想之前就曾经摔得很难看,比如把公司经营得愁云惨淡、或是被炒了鱿鱼,甚至还有过牢狱之灾。
如果你曾因为失败的经历而感到疲惫或惶恐,来看看这些名字如雷贯耳的大咖们。他们也经历过失败的冲击,但是最终选择了在创业路上继续前行。
他是硅谷的传奇,是“神一般的投资人”。但在成功之前,Thiel也有过惨重损失。
创建 PayPal且卖给ebay后,2002年Peter Thiel 投入1000万美金建立了对冲基金Clarium Capital。早前,这个对冲基金的业务覆盖股票市场、货币和石油等领域资产达70亿美元,但在2011年最终损失了近90%。
如今,站在整个硅谷对立面,押对了“川普当选美国总统”后,相信未来还有更大的奇迹等着他。
在创立 Twitter 之前,Williams在2005年夏天开发了一个名为 Odeo 的音频播客平台, 最早的功能允许用户更换拨打电话时的待接音乐和上传分享音频。但Odeo并没有什么起色,部分原因是在Odeo面世后半年,苹果公司就发布了 iTunes 这个音频平台。不久后,Odeo 便偃旗息鼓了。
也正因为iTunes的正面竞争,主创团队开始立刻调整方向。“状态”这个词出现了,他们认为和众人分享一个当下的状态是一件很吸引人的事。 2006年3月Odeo团队做出了Twitter的第一版本,同年7月就得到了媒体大量的报道。
在创建 LinkedIn 和投资像 PayPal、Airbnb 这样大名鼎鼎的创业公司之前,Hoffman还创立过在线交友社交网站SocialNet, 但它最终还是夭折了。在总结过去的经历时,他分享了从这次失败中学到的两点经验:
速度要快,闷头打造完美的产品并不是聪明的做法。创业者要学会接受瑕疵,接受10%的不足,以后再做完善。
从一开始就要思考如何累积用户。先打磨完美的产品再吸引客户是不对的,企业也不一定要花大笔的钱做广告,而是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在一开始就准备好市场计划。
亚马逊是网络时代最大的骄傲之一。在亚马逊声名远播前,它的 CEO 也曾有几个失败的案例。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一个在线拍卖网站——zShops,一个最终还是失败了的品牌。不过,首席执行官Jeff Bezos还是把这个理念又重新用在了亚马逊上,最终造就了现在的亚马逊市场。
他们最终还是成功了
Dyson 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在真空吸尘器界中享有盛名的。事实上,Sir James Dyson 投入了15年时间和所有积蓄去研发无尘袋吸尘器。在这之前,他研发了5126 款原型都以失败告终了。
在发明方便面之前,为了成功,安藤也进行了无数次的创业尝试。安藤之前在日本经营一家小商品公司。但在1948 年,他因逃税在监狱里呆了两年。祸不单行,公司后来也由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破产收尾。
清算后的安藤只剩下一套老宅,他开始在自己家后院专心研究泡面。
追溯到索尼的早期,盛田昭夫的产品不像当今这么家喻户晓。事实上,公司的首款产品是电饭煲,这款电饭煲甚至还会把饭烧焦。
著名设计师 Vera Wang 并不只是以高端婚纱才声名鹊起的。事实上,Vera Wang还曾是一名花样滑冰运动员。她是在落选了美国奥林匹克花样滑冰队后,才去到《Vogue》工作。又因为没能成功拿下主编这一饭碗,才来当的设计师。
说起巧克力,谁不知道好时?Milton Hershey 在还是印刷学徒时,也被解雇过。然后他陆续创办了三家糖果公司都以失败落幕,但他不断坚持,终于把巧克力做得风生水起。
因为和联合创始人的意见分歧,Minshew 失去了网站访问权限,所有投在PYP传媒的积蓄都付诸东流。但是挫败后她没有放弃,而是和以前团队中的一些小伙伴一起创立了The Muse。
在《赫芬顿邮报》面世之前,人们都觉得读 Arianna Huffington的作品有些乏味。她的第二本书被 36 个出版社拒绝过。(是的,你没看错,是 36!)
Ellison 的公司——甲骨文(Oracle)也曾经历过起起落落。在从大学退学后,Ellison 当了八年程序员后,和他的前老板共同创办了甲骨文。但是公司也是在打拼了多年之后才发展壮大。Ellison 为了获得银行提供的更高的信用额度,甚至不得不抵押他的房子,以保持公司业务正常运转。
众所周知,联邦快递(Fedex)打造了业界可圈可点的商业模式,但是当时 Smith 的大学教授不同意他的想法。未来的风险资本家在作业本上可能都不会有好看的成绩,但有前途的公司也是从这里开始萌芽。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