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严重失信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为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信用建设,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严重失信主体信用信息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互联网信息服务严重失信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
中央网信办等3部门发通知:不再指导企业主办的商业性网络安全会议、竞赛活动
近年来,国内不同形式和规模的网络安全会议、竞赛活动日益增多,在促进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发展、培养发现网络安全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一些会议、竞赛以牟利、争名为目的,商业色彩太浓,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落实《关于规范促进网络安全竞赛活动的通知》(中网办发文〔2018〕8号),为进一步规范网络安全会议、竞赛活动,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环境,对于企业主办的商业性网络安全会议、竞赛(商业性是指通过收取门票、报名费等形式盈利),中央国家部委和相关司局原则上不再作为指导单位。
3
国家网信办等4部门发布《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
为提高党政机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使用云计算服务的安全可控水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了《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
4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2019年课题公开招标公告
为扎实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研究工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简称国家网信办)发布2019年度课题招标公告,接受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专家申报。本课题指南目录共包括25项选题。课题分为三类:第一类课题经费原则上每项30万元左右,第二类课题经费原则上每项20万元左右,第三类课题经费原则上每项10万元左右。个别课题将根据实际情况对经费进行调整。
5
教育部、中央网信办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
教育部、中央网信办等六部门近日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线上培训应当根据学生年龄、年级合理设置课程培训时长,每节课持续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意见》还提到,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6
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联合治理非法仿冒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网站和公众号
近日群众反映个别网站、微信公众号仿冒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有关高考的各类信息,其中含有虚假、诈骗等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联合治理非法仿冒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网站和公众号。
7
2019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在京召开
为了交流经验、寻求共识,集智探讨各方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推动构筑青少年网络安全保护体系,7月18日,“清朗网络空间 伴你健康成长”2019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8
“脱贫攻坚地方行”看贵州线下走访活动在
贵阳启动
7月23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贵州省委网信办承办的“脱贫攻坚地方行”看贵州线下走访活动在贵阳启动。
9
“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主题活动在京举行。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共同主办,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北京师范大学承办,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青年网、北京市京源学校协办。
10
2019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在广州开幕
7月21日,2019(第十四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暨“数字政府”高峰论坛在广州开幕。该论坛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和广东省政府联合主办。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报告。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杨小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季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来源: 网络传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