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海信视像2020半年报:净利润逆势增长488%,究竟做对了什么?

6961
电科技 2020-08-31 20:41 抢发第一评

2020年,中国彩电行业负重前行,本已在存量市场挣扎的情况下,又遭遇疫情黑天鹅,量额齐跌。不过挑战与机遇并存,市场风向巨变的背景下,把握行业方向的巨轮反而能够行驶得更加平稳。

不久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报告显示,彩电整体零售额502亿元,同比下降20.44%,零售量为2007万台,同比下降9.3%。

与之相对的,8月24日晚,海信视像公布了2020半年度业绩报告,在行业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在营收规模、净利润、主营毛利率、流动现金储备等关键指标上,均取得了华丽的逆势增长。

行业跌两成 海信翻5倍

根据海信视像公布的2020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海信视像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5.28%,净利润3.66亿元,同比增长488.09%;主营业务毛利率18.97%,同比提升2.45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26亿,同比大增53.92%。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半年中,在疫情封闭环境和市场下滑惯性的双重压力之下,彩电企业集体低迷。部分企业重启“以价换量”策略,定下“消费降级”市场基调,彩电市场成交均价同比下降11.33%,体现在销售数据上,便是上文提到的“额”比“量”下沉更加迅速。

营收增长,利润增长,毛利率提升,现金流大幅增加,在如今市场背景下,更显得海信视像取得的成绩殊为不易。

那么,海信视像一定是“做对了什么”?

大小“两极分化” 激光电视成唯一正增长品类

在“以价换量”指导思想下,不难发现上半年线下彩电渠道中,简配降价成为产品常规操作。面对消费者纷繁的需求,我们很难说电视的哪一项功能是大众刚需,但是盲目减法的“降质”策略显然与消费者不断上涨的音画体验追求相悖。

最明显的变化是,消费者对大尺寸电视的需求愈发明显,大尺寸屏幕往往能够带来更加沉浸的体验,与更有优势的音腔体积及声音表现,关系到彩电的核心体验。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彩电平均尺寸首次超越50英寸,达到50.3英寸。整体下行的彩电销售数据呈现出“一涨一落”的局面,65吋以下显示产品零售量同比下降19.27%;65吋及以上大屏产品的零售量,却同比增长27.14%,80吋及以上产品零售量更是同比增长74.63%。

在大尺寸液晶良品率持续上升,成本迅速下降的行业背景下,高端大屏电视吸引力凸显,中国彩电市场换机需求成重要增长动力。

体现在海信视像的销售数据上,公司电视产品整体零售额占有率继续排名中国市场第一,其中75英寸及以上的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29.62%,零售量占有率24.36%,即市场基本每销售一台75英寸及以上大尺寸电视,就有一台是海信品牌的产品。

而海信一直引领激光显示行业,因为其远超液晶的“寸价比”,直击每个怀揣“家庭影院”梦想的消费者,也成为了2020上半年度下行市场中唯一正涨价的品类,在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增长幅度分别为31.09%、42.39%、37.34%、52.64%。其中,海信激光电视的销量增幅就超过33%,稳居行业首位。

立足产品 垂直细分

电科技认为,如果将视野放大,不难发现智能电视与智能手机类似一体两面,市场发展轨迹与用户反馈像双生子一样相似,均经历了行业玩家肉搏价格战,最终走向细分市场单点突破的路径。

智能化的今天,彩电在客厅中的职能也在不断被冲破,影音工具之外属性的挖掘,也为彩电产品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保证核心体验的前提下,洞悉垂直人群的智能化需求,突出某项功能,反而能够有效扩大潜在市场。

手机行业亦然,在同质化过后,如今手机反而在拍照、视频防抖、游戏等领域开辟出不同赛道,针对用户群体做出细分优化,反而收获了更高的产品美誉度和用户粘性。

海信亦深谙此道,针对高端用户推出了ULED 8KPRO双屏电视;针对专业游戏玩家,推出了搭载云游戏系统的游戏电视E75;针对热爱观看体育赛事的用户,推出了专业优化高速画面的欧洲杯纪念产品ULED U7;针对家庭影院爱好者,推出了色域超越液晶的全球首款全色激光电视100L9 PRO。

在产品背后,海信在芯片半导体领域展开布局,围绕4K 叠屏以及8K屏端驱动芯片进行了系列芯片的开发,将在下半年推出全球首颗自主知识产权的叠屏驱动芯片,支持全球领先的MEMC算法以及20000分区背光。

立足全球化 海外谋发展

立足深厚的研发能力,优秀的产品力,丰富的产品矩阵,精细打磨的软件生态,海信视像深耕多年的海外市场略战果丰硕,全球化运营成效显著。报告期内,海信视像在北美和亚太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其中美国市场增长142%,加拿大增长69%,迪拜增长74%,墨西哥增长35%,澳洲增长30%。

海信视像营收增长的另一个动力,来自其2018年收购的东芝电视机业务TVS公司盈利状况转好。报告期内收入17.85亿元,同比增长19.85%,增利近1.5亿元,

报告期内,TVS不断加快新品导入并提升制程及质量管理能力,东芝产品在日本市场量占有率持续提升,其中6月份达到18.5%,达到2018年以来最高水平。东芝及海信品牌上半年量占有率合计25.9%,为日本市场第一。

东芝品牌向外拓展的步伐没有停止,据悉海信还会把东芝电视在中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市场品牌运营权也收回,希望借由海信方面的操盘,使东芝品牌在海外站稳高端市场位置,为海信视像带来更宽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下月海信还将正式带东芝牌液晶电视回国,作为海信之外的独立品牌独立运作,自主经营。在大陆市场推出的东芝品牌电视产品将应用日本东芝画质芯片、火箭炮音响技术、OLED优化技术、8K技术等东芝高端产品技术,力图将东芝塑造成又一高端电视品牌。

作为全球化品牌,报告显示,海信互联网电视全球用户突破5748万,同比增长29.7%,国内日活用户数峰值超过2490万,同比增长38.3%,日均观看时长达412分钟,同比提升84分钟,付费用户数同比提升50.6%,日均VV量超过3.2亿次。

毫无疑问,在智能化时代,用户数就是智能电视品牌最重要的“隐性”资产,决定了品牌的发展潜能;也是衡量品牌的一杆标尺,最能够真实反映出一个品牌在消费者群体的号召力,是品牌产品力、运营能力的集中体现。

电科技专注于TMT领域报道,青云计划、百+计划获得者。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自媒体人称号、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请登录:http://www.diankeji.com/member 商务合作请洽:marketing#diankeji.com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海信视像更名后首发半年报: 长期主义者的成绩单,亮了!

  • 海信视像半年报:净利3.66亿同比大增488%,TVS收入利润持续增长

  • 更名后的海信视像,UDE展会首亮“大显示”产品矩阵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