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东北特钢在中国货币网发布公告称,东北特钢2015年度第二期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债券简称“15东特钢PPN002”)应于2016年7月18日兑付利息,但截至到期兑付日结束,东北特钢未能筹措足额偿债资金,本期债券利息不能按期足额偿付,已构成实质性违约。这已经是东北特钢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的第7次债券违约。
由国家三大骨干特钢企业重组而成的东北特钢,实际控制人为辽宁省国资委。堂堂国资系也能连续债务违约,不得不说刷新了广大投资人的三观。更何况还是短期融资债券。由于发行短期融资债券对企业的信用评级要求较高、审核条件比较严格,因此大型国企的短期融资债券一般被认为是风险很低的投资品种。而东北特钢连续的短融违约,简直颠覆了投资人的信仰。
对于东北特钢一而再、再而三的短融违约,有消息称辽宁省政府正在游说中央政府,希望对东北特钢的金融债务按照70%的比例转为股权,剩下30%金融债务将保留,债转股完成之后,原债权人可以通过东北特钢整体上市或者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抚顺特钢后,在资本市场退出。要知道,东北特钢未能足额兑付到期债券共计31亿元,未来三年,还有5支债券应偿还本金共40.7亿,由此推算,东北特钢很可能将会有70.9亿债券无法偿还。在钢铁行业产能淘汰、业绩低迷的大环境下,东北特钢提出的“债转股”方案无异于让投资人深套其中,债权人当然表示难以接受。在7月20日于大连举行的“东北特钢投资人大会”上,投资人方面提出了“暂停融资”的议案,并要求东北特钢破产,破产之后进行兑付。
双方的博弈还在继续,但东北特钢的连续违约已经在实质上伤害了东北地区的债券投资和信用环境。特别是如果其最终一意孤行实施债转股方案、则不仅让市场对债转股工程失去信心,并终将会伤害到整个东北的经济发展。因为东北特钢的违约并不完全因为其负债率过高的经营困境,更因为其有11.6亿元资金被辽宁省国有资产经营公司长期占用,从而影响了东北特钢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落后的政企关系,其本质是市场发育不成熟、法制程度低,缺乏市场信用。这样的环境很难吸引投资,反而会促使本地资金外流,当然也就离“繁荣的市场经济”相去甚远。
来源:DIY网贷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