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对股市 我们可以抱更加积极的心态

5521
搜狐财经 2019-09-17 10:16 抢发第一评

原标题:对股市 我们可以抱更加积极的心态

每经评论员 李伟

近几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中央媒体持续就香港的住房问题发声。我看了这些评论以后,大受启发,也深感认同。

人民日报说,解决香港的住房问题势在必行。为公共利益计,为解决民生计,地产商是时候释放最大善意,而不应只打自己算盘、囤地居奇、赚尽最后一个铜板。什么才是对香港未来负责?什么才是对年轻人“网开 一面”?这才是。

相比人民日报,新华社的评论更加直接——“正是房价高涨、薪金收入停滞,导致香港自有住房比例下降,从2003年至今,香港的住房自有率从53%下降到48.9%。这个数据的背后,是财富更加集中,是多少青年自有住房梦破灭”。这就说明了,香港今天的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直接就是“住房问题”。

可见,住房问题,是关系到一个经济体内部的稳定,以及是否能够良性稳健运行的重要方面。

无独有偶,一直严控房地产价格的德国政府,最近又在开始给房地产加压了。据媒体报道,德国左翼党在柏林议会发起了一项房租限价议案。实际上是要求政府强力干预房地产市场。而加拿大等国家早已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强力干预。

可见,房地产问题和房地产调控,不仅仅是中国内地在做的事情。其实,全球都一样。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房住不炒”方针的英明和正确,而且更加说明了一个问题:“房住不炒”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大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再一次深刻认识到,A股发展的全新逻辑是完全成立的。这个逻辑就是,一直以来,中国内地居民部门的资金一直缺乏多样化的投资渠道,大量的资金沉淀在房子上面。而如今,在“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政策基调下,前20年沉淀在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必然会慢慢转移进股市。

社会居民部门的资金进入股市的方式,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前是股民们亲自“提枪上阵”,经过这些年市场的教育,以后除了亲自上阵的以外,可能会有更多人选择借助于公募、私募或者养老基金等机构进入市场。

资金进入市场的速度和规模,也会根据行情的演进和深入程度而不断高涨。更何况,正在进行的资本市场深层次改革,也为此提供了客观的基础。

这种端倪已经出现。据《券商中国》报道,“炒房”氛围浓厚的江浙地区,近期已经有不少人士将房地产套现资金投入股市。我认为,江浙地区素来是资本市场的“先知先觉”之地,这个信号,完全可以算作“春江水暖”了吧。

当然,目前也仅仅是“春江水暖”的阶段。只是春江水暖之后,股市离火热的夏天还会远吗?所以,对股市,我们可以抱更加积极的心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