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数据公布,你搞懂背后的逻辑了吗?
文 | 卢诗洋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建议投资者理性投资
受到国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今天的大盘又有些萎靡不振,没能延续昨日的市场情绪,就国内方面,财哥说一说昨天傍晚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
昨天央行公布了7月份的金融数据,中国7月社会融资规模1.01万亿元,市场预期1.625亿元,前值为2.2629万亿元。中国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元,市场预期1.27万亿元,前值为1.6636万亿元。中国7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1%,市场预期8.4%,前值为8.5%。
各项金融数据不及预期。
从社融来看,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是先行的经济指标,会更加真实地反映社会经济资金的供求状况,7月份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受到了人民币贷款和未贴现票据的拖累,但值得注意的是地方专项债仍然是社融重要的支撑力量。
具体来看,新增人民币贷款表现疲软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目前房地产的融资政策愈发收紧,且部分银行被要求控制贷款额度;
第二,今年以来,国内企业的生产投资逐渐趋于稳定,资本支出意愿相对较低,扩张负债意愿也相对较低;
第三,包商银行事件事发之后,进行了同业业务纠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中小银行的融资条件收紧,限制了信用扩张的能力;
来源:摄图网
在非标融资中,未贴现银行票据大幅收缩,信托融资转负,数据明显收缩,其中7月份新增未贴现银行汇票同比减少1819亿元,是影响金融数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地方专项债是拉动7月社融的中坚力量,数据显示,7月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了4385亿元,创下了今年单月最高,且同比增加了2534亿元,直接融资对比上月要明显向好,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创板的推出,股票融资新增了593亿元。
7月份中国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1%,银行表外融资减少加上信贷疲软导致信用派生能力下降是M2增速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因为社融和M2分别代表了金融体系中的资产方和负债方,它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从不同方面反应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关系。M1增速也结束了连续两个月回升的趋势,这也反映了现在企业意向投资的意愿相对较弱,企业流动性短期内有所下降。
来源:摄图网
总体上看,7月份金融数据总体偏弱,受到实体经济疲软、房地产融资政策收紧、人民币贷款和未贴现票据拖累等因素影响,各项金融数据不及预期,且M1的重新回落,也显示了企业增加资本支出的意愿不足,金融数据主要是地方专项债来支撑的,所以当前的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形势仍然较为严峻。
随着社融增速缓慢下行,下半年融资的需求可能仍旧疲软,但结构上可能有所优化,由于房地产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且重要会议一再强调短期内不以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再结合货币的执行政策来看,会大幅降低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未来资金可能会更多的流向制造业和中小企业。
今日盘面上,受昨夜外围市场不确定因素影响,今日早盘两市全线低开,随后全天低位震荡,未能延续昨日市场情绪回升,赚钱效应减弱,成交量持续低迷,正如早报所言,虽然A股近期有利好因素的存在,但是受国内外多方面不利因素影响,市场仍未企稳,要随时关注政策的释放,预计短期内市场仍以弱势调整或弱势反弹为主。操作上,还是建议逢高降低仓位,等待市场企稳后再进行操作,如有强烈意愿想参与市场博弈的投资者,应以极低仓位操作,可适当关注一些有业绩支撑的白马蓝筹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